◎曾庆怡 记者 王文嫣 实习生 霍星羽
在一艘巨型游轮的白色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绿色、蓝色、红色、黄色和其他彩色线条勾勒出的“丝带”——这是中国第一艘大型国内游轮“爱达·魔法之都”,其装饰灵感来自敦煌壁画艺术。6月6日,“爱达·魔都”系“敦煌飞带”,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2号码头成功出坞,全面开启码头系泊试验、出海试航、命名交付的“决战”周期。
大型邮轮作为设计和建造最困难的船型之一,是中国唯一没有征服的高科技和高附加值船舶产品。“爱达·魔都”的成功出现,意味着中国距离摘取造船业“皇冠上最后一颗明珠”只有一步之遥。
中国第一艘国内大型邮轮成功出现
总吨位为13.55万吨,总长323.6米,宽37.2米,最大吃水8.55米,最大航速22.6节,客房2125间,最多容纳5246名乘客。据悉,在面积近6个标准足球场、16层的庞大上层建筑生活娱乐公共区域,“爱达·魔都”配备了大型演艺中心、大型餐厅、特色餐厅、各种酒吧、咖啡馆、艺术走廊SPA、这艘国产大型游轮,如水上乐园等休闲娱乐设施,就像一座“海上现代化城市”。
全船零部件数量达到2500万,全船总电缆布置长度达4200公里,相当于上海至拉萨的距离。
值得一提的是,“爱达·魔都”空调系统的分区和系统类型复杂多样,主要配备5套主制冷剂水系统和7套应急制冷系统。该系统还包括约100台中央空调、近2500台风扇线圈和1.4万多个用户端。该船还拥有总长度超过40公里的高压水雾消防系统,雾化喷嘴超过1.1万个。通过区块化分割设计,不仅要满足2800多个舱室、公共区域和机械场所的消防需求,还要满足船东和船舶检验规范的要求。
从开工到顺利出坞,“爱达·魔都”历时数年:2019年10月18日,“爱达·魔都”在外高桥造船正式开始点火切割钢板,全面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2020年11月10日,全面转入码头连续装配阶段,实现了从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到实船装配的重大飞跃;2021年10月18日,全船贯通,2021年12月17日,码头首次起伏,2023年6月6日顺利出坞。
总体进度已达94.62%
中国船舶集团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手段,先后开展了邮轮设计、建设、项目管理等专项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
大型游轮技术更复杂,设计和施工要求更高,风险和挑战更大。为了确保整体安全,在游轮起伏状态下,对一些关键项目进行一系列技术验证是非常重要的。
自6月1日凌晨以来,“爱达·魔都”开始了为期6天的注水起浮、位移和码头作业。
与此同时,专业技术团队通过船体倾斜试验确定了整船的重量/重心和稳定性。重量/重心控制是贯穿邮轮全生命周期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对于大型游轮来说,空船重量的小偏差可能会导致重量吨的巨大损失,而重心位置的偏差会对稳定性、安全性或游客舒适性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引进消化和自主创新,外高桥造船征服了邮轮重量/重心控制的关键技术。
据悉,“爱达·魔都”配备了20艘超大型救生艇,单艇额定乘客314人。专业技术团队在完成船架负荷和升降试验的前提下,对每艘救生艇逐一进行脱钩、巡游和回收试验,验证正常工况和应急性能。
码头内大型游轮起伏后,船体结构内部应力释放,结构可能发生细微变化,对侧门的密度状态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保证侧门功能的完善,专业技术团队通过模拟海上航行状态,通过高压水枪冲洗,检查每扇门的密封性能。
目前,“爱达·魔都”的总体进度为94.62%,建设进度为92.159%。根据计划,该船将于7月和8月进行两次试航,全面验证涉及邮轮安全的各种功能,如动力和推进系统、消防、火灾报警、救生、通信导航、振动噪声、安全返港等,完成客舱和公共区域内部安装工程的验收和提交,并于年底命名交付。
释放大邮轮的经济价值
“爱达魔都号”建成后,如何释放大邮轮的经济价值?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邮轮产业深入研究及发展前景预测研究报告》,邮轮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驱动作用,能够吸引资金和人才。
上海在促进邮轮经济方面迅速稳定。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发布了《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提出在上海和深圳邮轮港启动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4月,上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上海行动计划》(2023-2025年),促进国际邮轮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邮轮旅游是交通、旅游、服务业高度融合的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工业带动经济的比例已经达到1:8。上海在中国邮轮产业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示范和主导作用,应率先实现产业经济价值,推动上海乃至长三角综合旅游、交通、供应链、贸易服务等产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反映邮轮旅游在经济发展中的支点作用。
上述人士表示:“作为中国邮轮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随着产业政策的进一步积极,越来越多的需求将被释放,产业发展也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