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议题聚焦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
◎记者 范子萌 严曦梦 刘礼文
5月31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将于6月8日至9日在上海举行。
据了解,本次论坛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主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长李云泽、上海市市长龚正担任共同轮值主席。
聚焦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
第十四届陆家嘴论坛将讨论如何加强国家与地区之间的金融合作,增强发展信心,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以“全球金融开放与合作:引导经济复苏的新动力”为主题。
本次论坛有七次全体会议和三次浦江夜话,涵盖了当前经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包括“自由贸易试验区功能改善与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构建更好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体系”、“全球货币政策调整与金融风险防范”、“全球资产管理产业发展新趋势”等10个方面。
“上海将以‘基本建设适合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国际金融中心’为新起点,始终坚持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发展方向,打造国际金融中心“升级版”,充分发挥陆家嘴论坛作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风向标和领导作用,继续向国内外传达中国深化高水平金融开放的决心和措施。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葛平说。
再保险国际板将在上海开放
开放与合作是本次论坛的关键课题。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许多金融管理部门透露了进一步开放的政策理念。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办公厅副主任张忠宁表示,近期将与上海联合发布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相关实施细则,正式开放全球国际再保险交易市场(“再保险国际董事会”),再保险中心建设路径和支持明确。
葛平表示,上海将加快全球资产管理中心建设。扩大高水平的金融开放。加强上海金融市场国际合作,不断创新产品,畅通资产管理投资渠道,为资产管理行业提供多元化的交易服务和风险对冲工具。同时,完善多元化资产管理机构体系。支持上海独资、合资证券、基金、养老金管理等合格外资机构,合资金融公司。QFLP和QDLP试点不断深化。
“最近,许多外国机构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将积极扩大其在中国的业务和投资。上海证券监督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登勇在现场表示,中国证监会不断提高外资机构在中国展览行业的便利性,取消了对外资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的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了国民待遇。此外,中国证监会还支持中国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扩大跨境业务,具有一定的实力、经营规范和较高的管理水平,并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投资海外市场。
王登勇还表示,除了大幅放宽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开放外,国际产品体系不断丰富,产品开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目前,中日、中新、深港、沪港ETF互通相继开通,共推出ETF互通产品20种。同时,期货期权特定品种的开放不断扩大,原油、铁矿石等46个商品期货、商品期权和股指期权品种已向合格的海外投资者开放。PTA、20号胶等23个期货期权品种相继纳入特定品种,引进境外交易者参与。
上海经济呈现强劲的复苏增长趋势
谈到今年以来上海经济运行和货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今年以来,上海经济呈现强劲的复苏增长趋势,运行相对稳定,适应,信贷融资总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融资成本稳步下降,对民营、小微、科技创新、绿色等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也保持了必要的力度。”
从融资成本来看,孙辉表示,4月份上海新发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57%,同比下降16个基点,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也是中国最低地区之一。
孙辉表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近500亿元,同比增长43%。;通过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提供近5亿元激励资金,带动上海地方法人银行新增普惠小微贷款240多亿元;通过普惠小微贷款阶段性减息支持政策,上海30多万小微企业减息约18亿元。
此外,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张忠宁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增加资源投资和支持,促进养老服务业的优质发展。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