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香港证券交易所联合运营总监陈义庭
◎记者 时娜 唐燕飞
沪深港通大幅扩容,向专业科技公司敞开大门,进一步完善ESG信息披露,“互换通”落地,6月人民币计价港股上线...今年以来,港交所迅速推进各项改革,各项措施层出不穷。
回顾五年前,香港证券交易所在2018年推出了“25年来最强”的改革,打破了“同股不同权”的上市限制,成为新经济公司青睐的上市场所。如今,香港证券交易所以“变”应变,再次牺牲了改革组合拳。香港证券交易所在这次改革中有什么目标?改革目前进展如何?未来还有哪些计划或安排?近日,《上海证券报》独家采访了香港证券交易所联合运营总监陈一庭,就市场关注的焦点问题进行了采访。
改革逻辑:
不断创新产品,优化服务
上海证券报:自今年以来,香港证券交易所已经启动了一系列的改革。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一系列的改革?香港证券交易所此时推出新一轮改革的意义是什么?你想实现什么目标?
陈一亭:交易所是一个纽带,把有资金的人和需要资金的人联系起来,所以我们为企业和投资者服务。香港证券交易所是一家跨市场的国际交易所,不仅为香港的投资者和企业服务,也为内地和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和企业服务。
对于投资者来说,我们每天都在思考:尽量丰富产品,否则投资者会感到“不愉快”。因此,我们最近推出了更多的期权和衍生品、ETF等品种,促进互联网目标的持续扩张,并准备推出“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如果产品类别足够,交易所将更具吸引力;提供高效、标准化的服务,交易应平稳、快速、方便,香港证券交易所应发挥“产品经理”的作用。
对于发行人,我们也应该提供良好的服务,建立一套完善的上市机制。例如,上市规则增加了18c章,为未商业化的科技企业打开了大门,特别是照顾研发投资大、利润周期长的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为投资者尽快抓住这些企业的投资机会搭建了桥梁。
我们希望上市规则能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特别是需要大量资本投资的科技企业,如人工智能、芯片、生物医学企业,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产业,但研发阶段需要大量资本投资,如果我们遵循传统的上市规则,可能会错过这些科技企业,或者上市时间会推迟。
我们将继续推进上市机制的创新。2018年,香港证券交易所在上市规则中增加18A章,允许无营业收入的生物技术公司上市;2021年推出18B章,支持SPAC为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上市;2023年,香港证券交易所为特殊技术公司上市推出18C章,这是18A的延续和升级。
目前,虽然我们还没有准备好18D章的内容,但创新不会停止。如果香港证券交易所在全球范围内与其他交易所竞争,我们必须不断思考如何创新产品和优化服务。
沪深港通:
增强港交所的竞争信心
《上海证券报》:今年3月,互联互通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扩张”,合格的外国公司首次被纳入香港股票通行证的目标。你觉得这种扩张的重要性怎么样?您如何评估互联互通机制?
陈一亭:自2014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以来,互联网已顺利运行9年,规模不断增长,机制不断优化,相关生态系统蓬勃发展,为两个资本市场带来双赢局面。
3月份的新一轮扩张是上海、深圳、香港证券交易所自推出以来最大的扩张,包括北方(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南方(香港证券交易所)。这意味着香港证券交易所将为内地投资者和国际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机会,并有助于提高香港作为国际资产管理中心的吸引力。
北行扩容涉及a股1000多只,大大拓宽了国际投资者投资沪深股市的范围,有望为中国资本市场注入更多的国际流动性。
外国公司的股票纳入香港证券交易所的目标是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交易所机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提高香港新股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里程碑。它将大大提高外国公司以香港证券交易所为上市场所的吸引力。
内地市场广阔,投资者众多。将外国公司纳入香港证券交易所意味着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外国公司也可以在未来利用内地市场充足的流动性。此外,许多国内投资者可能恰好是这些外国公司的消费者或用户,这有助于公司提高其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这对许多外国公司非常有吸引力。
新一轮上市改革:
市场反应热烈 收到很多建议
上海证券报:香港股市开始了新一轮的上市改革,允许非商业化专业技术公司上市。你对这次改革有什么期望?市场目前的反应如何?
陈一亭:近两年前,启明风险投资创始合伙人匡子平向我们介绍了特殊新产业的发展,并询问我们是否可以优化上市规则,满足这些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受他的建议启发,我们开始做大量的研究,研究市场是否有这样的需求,以及投资者是否有相关的兴趣。
去年10月,我们就在上市规则中增加18c章进行了市场咨询。市场反响非常热烈。我们突然收到了100多份书面意见,还有很多口头意见没有写出来。过去,当我们推出市场咨询时,大多数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这一次,他们收到了大量来自企业的书面建议。他们对香港证券交易所的上市非常感兴趣,也有迫切的融资需求。因此,他们非常积极地向我们反馈建议,并努力成为第一批上市企业。
我们花了几个月的时间整理和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期待特殊技术公司上市的新规定为技术公司提前登陆香港资本市场提供机会,并期待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不断提高。
目前,我们还没有收到基于18c章提交的正式上市申请,因为根据香港股市的上市规则,企业需要在正式提交上市申请前任命赞助商,任命期至少需要两个月才能提交上市申请表。预计第一批提交表格的企业很快就会出现。
人民币港股:
推出时机已经成熟
上海证券报:请介绍香港股市新增人民币柜台的运营模式。它的推出有什么意义?人民币柜台推出的时机成熟了吗?如何确保它真正的流动性?
陈一亭: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总体趋势。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有很多。重要的是投资者持有人民币,有丰富的投资渠道可供选择。香港股市有2500多家上市公司,增加了人民币柜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渠道。
截至2022年底,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接近1万亿元;全球约75%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业务在香港进行。目前,人民币结算双边贸易越来越受欢迎。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可以用人民币结算。同时,我们也注意到,许多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都是大陆企业,潜在投资者普遍持有人民币。因此,香港证券交易所推出“港元-人民币双柜台模式”的时机已经成熟。
在系统设计之初,考虑到人民币柜台与港币柜台的交易量不同,可能会产生价差,我们在两个流通池之间引入了做市商机制(即“双柜台庄家模式”)。做市商可以激活这些股票的流动性,缩小价差,通过不断向投资者报告某些特定证券的交易价格(即“双向报价”),用自己的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支持,从事流通供应活动的市场经销商在进行特定交易时可以免征印花税。
截至5月19日,已有23家企业申请增设人民币柜台,均为港股市场大市值公司。据统计,这23家企业的日均交易量占港股日均交易量的近40%。这些公司也是做市商愿意做市的股票,市场需求强劲。
ESG:
三个维度促进相关工作
上海证券报:资本市场越来越关注ESG。香港证券交易所在提高上市公司ESG的表现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陈:香港证券交易所主要从三个维度推进ESG相关工作。
首先,香港证券交易所作为2500多家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之一,要求上市公司披露ESG报告,只要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就必须披露。这一要求提高了上市公司对ESG的理解,间接引导上市公司思考如何做得更好。
其次,香港证券交易所作为上市平台,还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和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在企业披露ESG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基金更愿意投资ESG披露完善的企业。我们还支持基金公司开发与ESG相对应的ETF产品,方便长期资本投资。
最后,作为一家上市公司,香港证券交易所一直要求自己在日常经营和业务发展中树立最高的ESG标准,为其他上市公司树立良好的榜样。
4月14日,香港证券交易所发布咨询文件,就优化环境、社会和治理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露征求市场意见。香港证券交易所优化ESG信息披露的主要原则是帮助实体企业进行低碳转型。披露ESG报告的最终目标是企业的可持续增长和发展,促进企业重新设计可持续的商业体系,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包括地球生命、建设可持续发展经济等。
除了ESG中的“”E",我们在"S”和“G“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在社会管制方面,我们特别关注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2021年,我们修订了《企业管理规则》和《上市规则》的规定,要求董事会内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已任职9年以上,应任命新的独立非执行董事。独董应认真履行职责,维护公司的整体利益,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