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贞 记者 张欣然
5月22日,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开幕式暨“构建新兴金融人才高地” 授权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学术交流会议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区滴水湖会议中心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部成员李杨在会议上表示,中国经济在疲软的全球经济中处于最佳状态,也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仍主要依靠投资,但民间投资不足,需要依靠政府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他认为,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美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分化加剧。未来五年,全球经济概率将徘徊在衰退边缘,全球经济脆弱性加剧,主要表现为:一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特别是美欧经济下行压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分化严重;二是利率上升,暴露全球金融风险;第三,发达经济体利率溢出效应突出,导致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债务风险高;第四,乌克兰危机继续威胁全球稳定。
对于目前的实体经济形势,李阳表示,目前的预期仍然较弱,主要表现为企业投资薄弱,部分资金空转,企业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强。
李阳介绍,2021年和2022年居民部门杠杆率持平下降,住房贷款、消费贷款、经营贷款下降非常快,说明这些部门的风险开始暴露,居民预期减弱;企业部门资金相对宽松,但企业债务同比增长是另一种情况,特别是企业债券发行迅速下降,企业债券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私营企业债券发行下降。从杠杆率的角度来看,如果中国企业有足够的资金,持有足够的资金并能够投资,国民经济周期可以顺利进行,但目前的投资增长率正在下降。
李阳表示,目前社会金融增长率低于M2,表明大量货币供应尚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这也表明居民积极去杠杆化相对严重。
李阳认为,金融部门也在去杠杆化。自今年以来,贷款增长率有所回升,但低于预期,M2与M1的增长差距扩大,存款增长迅速,反映出实体经济仍然不强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醒你要注意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李阳说。
然而,在李阳看来,中国经济仍然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引擎。“世界经济论坛经济学家预测,中国经济在疲软的全球经济中处于最佳状态。目前,经济稳定的趋势基本明朗,但企业对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缺乏信心。总的来说,在2023年稳定增长、稳定物价、稳定就业三项任务中,稳定就业的挑战最大,其次是稳定增长,稳定物价的目标相对容易实现。”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