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夏子航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表示:“新数字、新材料、新能源正在塑造工程机械行业新发展的无限可能。”。
5月12日至15日,以“高端、智能、绿色-新一代工程机械”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举行,国内外约有1500家企业和2万多件展品参展。
上海证券报记者看到,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人流如织,卡特彼勒、中联重科、三一重工、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等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各种展品“争奇斗艳”。
“目前,工程机械行业呈现出国际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新趋势。虽然工程机械市场有一定的周期性,但‘机器取代劳动力’、5月15日,一家工程机械龙头企业的相关人士表示,电气渗透率、智能升级、排放标准提高等因素正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新主要动力。
相关机构预测,未来三年电工机械渗透率将迅速提高,到2025年将达到30%至40%,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新能源装备成为“主角”
5月14日,记者一走进长沙国际会展中心,中联重科打造的全球最大吨位全地面起重机ZAT24000H就映入眼帘。它的展览高度达175米,是展览现场最高的展品。
中联重科相关人士表示:“该起重机是我们专门为风电吊装设计的2000多吨重型设备,具有更好的抗风侧弯能力,可满足陆地160米及以下高度风机的安装。”。
“本次展会,全球50强主机企业参展商35家,其中国际品牌24家,比上届增长10%;长沙国际工程机械展项目执行秘书长张彪表示,国际品牌参展商180家,占总参展商的12%。
与以往的工程机械展相比,如今,新能源工程机械装备开始明显“唱主角”。
“绿色发展是建筑机械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动参展设备比例大幅上升,近40%的主机企业带来了电动设备。”张彪说,电气应用场景已经全面展开。
在中联重科展出的70多台设备中,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设备约占30%。“目前,中联重科新能源产品已完成9个主机类别的全覆盖。同时,一些新能源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化程度。例如,高端新能源产品的市场销售占60%以上,新能源汽车起重机和搅拌机已批量销售。”中联重科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柳工选择了“一电到底”。展出的10多台设备均为纯电动驱动,涵盖电动装载机、电动挖掘机、电动宽体车等。山河智能公司以6大类50多种设备亮相,近一半的设备是电动产品。
三一重工产品经理聂明伦表示,挖掘机一直被称为“油虎”。以中型挖掘机为例,充电1.5小时,可工作6小时至10小时,使用成本明显低于燃油设备。”
越来越多的“国际范”
据报道,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海外客户参加了展览。
在同期举办的中联重科“科技礼品新时代”系列活动中,中联智能产业城新建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首次对外开放,吸引了印尼、新加坡、巴西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500名海外客户。
国际化正成为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新增长点。
2022年,中联重科海外收入99.92亿元,同比增长72.6%;海外收入占总收入的24%,同比增长15.38个百分点。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海外收入同比增长123%。
未来几年将被视为中联重科国际化的关键时期。中联重科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海外收入将占中联重科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国际指数将达到30%。”。
山河智能国际市场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去年,工程机械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9%,国际市场总年收入约占公司总收入的40%,创历史新高。”,2023年公司出口仍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第一季度出口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4%。
星邦智能董事长刘国良在展会现场接受采访时表示:“星邦智能成立的第一年就成立了国际营销部,国际市场一直是公司发展的重点市场。”。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2025年公司海外销售占50%以上,2028年销售占70%以上。”。
工程机械行业逐渐回暖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53.14%,整体呈现逐月好转趋势。
展会期间,工程机械行业也在不断释放温暖。5月14日,在长沙工程机械新产品、新技术发布及配套采购签约大会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星邦智能五家工程机械主机企业发布年度采购需求,并与零部件企业签订采购协议,总金额167亿元。
展会组织者表示,四天内展会交易总额为536亿元。中联重科表示,在展会和开放日期间,总订单超过80亿元。
中联重科相关人士表示:“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和房地产市场的初步复苏,国内建筑机械市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公司将进一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继续拓展海外市场。”。
在工程机械行业人士看来,从设备更新的步伐来看,工程机械行业有望在2024年迎来新一轮的设备更新机遇。
“2023年,基础设施投资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房地产投资将开始恢复,特殊债券投资将加快,融资环境将更加友好。预计项目资金短缺将得到改善,有利于工程机械行业,缓冲行业周期调整压力。我们总体预测,结合电气化升级带来的好处,工程机械行业的拐点约为2024年。”刘工相关人士表示。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