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勇宣布阿里巴巴最新组织调整后的第15天,阿里巴巴采取了新的业务行动:与吉利签署战略合作。
阿里巴巴和吉利将在云计算和工业物联网、汽车智能和智能旅游、数字智能营销、可持续发展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共同推出智能汽车行业的全链接数字解决方案。
尽管此前很少有互联网与汽车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的案例,但张勇和李书福并不害怕成为先锋。
张勇和李书福都是“实干派”企业家。在他们看来,他们所做的、如何做的和结果远比口头和计划更重要。在签约仪式上,张勇还对李书福坦言:“我们都在做工业,不要做那些虚作。”
据了解,张勇在制定合作的具体内容时,强调“合作不应该写很多点,而应该从一两点开始。每件事都有责任人。”
李书福还表示,信任已成为双方合作的基础,“不是因为签约信任,而是因为项目的实际结果和信任。”
阿里巴巴和吉利都是浙江公司,一家代表数字经济,另一家代表实体经济。这种合作的更深层次意义在于双方促进“数字与实体一体化”实施的决心。
15天前,张勇发邮件宣布组织变更。并将2023年的关键词定为“进入”:在过去的一年里,公司处于宏观经济中,需要更多的坚韧。但今年,公司只有在洪流中前进,才能解决问题。
为战略服务的组织一直是张勇领导阿里巴巴体系建设的一个独特特征。随着组织的调整,新的战略、商业游戏玩法、新的增长点等一系列变化接踵而至。
与吉利的合作是阿里在最新组织调整后的第一个业务行动,实施了“进步”的概念,奠定了阿里2023年的主要基调,即“数字与真实整合”作为今年市场发展的亮点。
在目前的趋势下,阿里巴巴对自己的定位非常明确——基于强大的数字技术能力,扎根实体,进一步促进数字和实体的整合。张勇在2022年致股东信、财务报告分析师电话会议等地表示,积极参与中国工业数字化进程是企业发展信心的来源之一。
阿里巴巴对自己的定位是基于数字和真实集成的未来。当所有行业的发展都受益于数字技术的推广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商品将从诞生的第一天起成长为数字技术生态系统。你有我,我有你。
在阿里的想法中,阿里将在服务各行各业的数字解决方案具体实施并形成参考经验后,为更多的实体行业提供服务。
造一辆“数字车”
从阿里巴巴发布的解决方案来看,它几乎涵盖了汽车制造、研发、销售和消费者服务的整个环节。可以说,阿里巴巴正在制造一辆“数字汽车”。
这就是阿里巴巴的能力和优势。阿里巴巴一直将云计算、消费和全球化作为企业发展的三大战略,其中云计算和消费是两条垂直线,全球化是云计算和消费业务的水平线和海外地图。
因此,阿里巴巴的业务可以理解为互联网经济和消费互联网。在互联网经济方面,“将云计算基础设施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分结合,深入每个特定行业,形成独特的解决方案。”张勇曾经解释过。
与吉利的合作主要落在阿里云。这也是张勇亲自执教阿里云后立即推动的第一个动作。
根据阿里巴巴2023财年第二财季度财务报告,云业务第二财季度收入207.6亿元,同比增长4%。虽然阿里巴巴云自2021年第二季度以来已经实现了正常的盈利能力,但增长放缓也让阿里巴巴云不得不集中精力寻找更高的突破点。
为了实现更高的发展,阿里巴巴云必须与工业相结合。阿里巴巴云必须从特定的行业开始,结合行业的特点、规律和知识,在自己的云中产生足够的软件服务生态,这种生态可以在提高特定行业的效率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样,云、软件、服务和生态才能与行业形成良好的发展关系,竞争力和环城河才会越来越强。
回到汽车行业,阿里巴巴不断与汽车客户和生态合作伙伴打磨和丰富行业解决方案。在去年的云栖息地会议上,阿里巴巴云发布了“汽车云”
扎根实体经济
去年11月,在世界互联网会议上,张勇表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紧密结合已成为行业的共识和趋势。”阿里巴巴将始终扎根于实体经济,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帮助中小企业,加快产业改革。”
从那以后,张勇在很多地方都强调了这一点。一周前,在央视对话频道,张勇再次谈到数字与实体的融合,认为“2023年最大的机遇就是扎根实体经济”。
摩根大通分析师在阿里巴巴财务报告电话会议上直接向张勇提出了尖锐的问题:你刚才提到阿里巴巴的长期发展与国家的长期目标紧密一致,并将积极参与国家的数字发展进程。你认为未来五年的数字化进程的方向和节奏是什么?阿里巴巴在这个大过程中能做些什么?你觉得财务收入怎么样?这句话的意思是,“数字与真实的融合”更像是一种价值表达。
但对阿里来说,工业数字化是一个真正的新增长空间。
事实上,在23年的发展历史中,阿里巴巴一直在做一件事——让企业通过数字技术做好可持续的业务。在过去的23年里,阿里巴巴首先从大流通开始,连接了10亿消费者和数千万供应商;然后逐渐扩展到大型物流和大型计算,服务于数千个行业。
例如,在服装行业,过去库存带来的浪费占年销售额的20%~30%。没有工厂愿意做临时的小订单和紧急订单。因此,阿里巴巴推出了新的制造平台“犀牛智能制造”,开辟供需双方,应对行业痛点。
阿里巴巴还服务于农业的数字化转型。在广西灵山,阿里巴巴数字农村与当地政府共同创建了“新秀智能产地仓库”。在原产地为农产品加工、仓储、包装、运输提供数字支持,收到淘宝天猫、蔬菜、饥饿等营销渠道,满足消费者的多层次需求。这种方法正在快速复制多个农业产地。
即使在港口,也有阿里巴巴的数字技术。在宁波舟山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每天都有巨大的船舶停靠和货物装卸需求。在阿里巴巴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帮助下,舟山梅山港的“港口大脑”智能水平大大提高。
通过阿里巴巴的数字技术,港区道路协同自动驾驶、堆场智能协同调度、龙门吊装卸料的高精度定位。泊位也可以根据船舶停留时间、货物类型、吨位等数据合理分配,分析哪个堆场装卸,放置在上层或下层。这相当于每两年为梅山港节省一个10亿的泊位。
“扎根实体经济”不仅是阿里的价值表达与实际行动密切相关,也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完美结合。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