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陕西泾渭茯茶数智工厂投产仪式暨咸阳茯茶研究院在咸阳高新区泾渭茶博园开幕。“科技+咸阳致力于传统茯茶产业的转型发展和优质发展,文化赋能传统茯茶产业。
咸阳作为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的第一堆栈,自汉代以来一直是南茶北运的重要枢纽。福茶最初是散茶。后来,为了方便骆驼队的运输,散茶逐渐在陕西咸阳制成茶砖,俗称“咸阳福砖茶”。南方茶的首选+北方老秦人的技艺创造了茯茶独特的味道和醇厚的味道,茶的香味已经过去了几千年。2021年,咸阳茯茶生产技术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2022年,“咸阳茯茶制茶技术”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术及相关习俗”项目之一,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进咸阳高新区“秦砖”数字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在二维码的“指导”下准确运输原材料。每种原材料的数据状态都被传感器感知,并被智能产品“精心护理...数字化、智能化的制茶设备正在有序工作。为了弘扬茯茶的民族瑰宝,企业投资5.7亿元建设了泾渭茯茶数字化工厂,占地200亩,将先进的数字技术和绿色制造理念与传统技术相结合。它包括茶叶生产的全过程,以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博物馆、茶研究平台、茶特色餐饮等领域。,以文化为基础,以科技为翅膀,推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以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推动茯茶产业不断升级。随着技术创新的进步,传统工艺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已升级为离散制造的生产组织模式,工艺控制已升级为工艺控制。通过整个过程的数字化,生产根源可控,工艺可见,质量可追溯。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以设备独立开发为核心,改变了制造模式、组织模式和产业模式,促进了传统茶叶生产向数字制造的转型,帮助了传统茶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福茶制造的各个方面都使用了各种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及时反馈给生产设备的控制系统,实现了对加工过程的准确控制。”企业负责人胡欣说:“通过不断加强生产、学习和研究的合作,我们正在实现福茶制造的智能化。目前,车间内的许多设备都是独立开发和行业第一,不仅改进了传统工艺,而且填补了福茶智能制造的空白。”
福茶的重点不仅继续和继承了数千年的“秦砖”文化,而且为产业结构优化和特色经济振兴创造了机遇。近年来,咸阳市委、市政府将福茶产业纳入16条重点产业链,整合利用现有福茶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培育龙头企业,加强商品、产地、品牌建设和推广,加强质量安全管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三产业一体化。
目前,全市福茶生产企业61家,年产量近3万吨,从业人员2万余人,全国销售点近1000个。重视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规划,大力发展“互联网”JD.COM、天猫等电子商务平台已经建立了200多家网上商店,年综合产值近30亿元。培育了一批具有明显示范驱动效果的龙头企业,在陕南、云南、贵州、湖南等主要茶叶产区建设了近20个自有原料基地,产品出口到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西亚、中亚40多个中国。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