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米汽车拿到“准生证”的5天后,小米又迎来一份还不错的成绩单。
据最新一季财报显示,今年三季度小米实现营收708.9亿元,虽然同比去年只微微增长了0.6%,但这是小米在低迷了6个季度后,首次实现同比增长。尤其是在整个手机行业大盘负增长的情况下,小米前三季度的净利润还实现了1.7倍的增长,手机业务的毛利率也创下16.6%的历史新高。
为什么在行业依旧下滑的趋势下,小米的手机业务能得到回温呢?
其实自2022年印度市场受到重创以来,小米就开始把目标转向非洲、中东、拉美这些新市场,用的同样是印度那套“以价换量”的打法,去库存后今年三季度小米的整体存货金额就同比下降了30%。
加上上个月小米14的爆卖,也印证了小米高端化的成果。你看海外市场靠出货量,国内市场靠出货价,这套组合拳一打,自然就赚了!
不过虽说这手机业务略有回温,但小米还得继续“囤粮”过冬。
11月15日,在宣布造车32个月后,小米汽车终于拿到了“准生证”。这也意味着小米要进入一段烧钱时光,就按照最低10万元一辆的成本来算,10万辆车的整车成本就高达100亿元。
但造车这件事毕竟是雷军押上人生所有的战绩和声誉的最后一次创业,所以小米是认真。不仅快速成立公司组建团队,还自建工厂,自研操系统等等。
如今准生证已到手,小米也开始招兵买马,据招聘信息显示,就店长这一岗位的底薪都能达到2/3万。不是小米财大气粗,人家是真有钱,账上囤着一千多亿呢。
但话又说回来,即使手握1276亿,小米汽车也不可否认的赶了个晚集。2021年雷军宣布造车时,我国新能源车渗透率只有10.5%,如今仅仅过了2年,就升到了37.3%。
你看第一梯队有比亚迪特斯拉两大巨头,第二梯队有蔚小理等新势力乘胜追击,还有同样奔着“年轻人的第一台智能汽车”的极氪007和智界S7,还在襁褓中的小米汽车,就要面临惨烈的竞争环境了。
在如今这个过于拥挤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人说打价格战才是小米汽车唯一的出路,但秋香觉得这也未必,毕竟距离上市还有两三个月,小米还有“人车家生态”和澎湃OS操作系统,加上雷总All in造车的决心,我们待小米汽车上市后再去做定论也不迟。
话说,你觉得小米汽车定价在多少,才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来源金融界)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