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编写 叶玲珍
11月23日,上海有色给出的碳酸锂销售市场平均价跌穿14万余元/吨,短短一年时长,碳酸锂价格从近60万余元/吨一路下跌,下滑已经超过70%。而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LC2401全新仅报12.48万余元/吨。虽然短期难免会有热点板块助力,但确定碳酸锂价格的重要因素依旧是市场供求关系。
回朔2022年,新能源车占有率快速升级,中下游生产商提产热火朝天,但是因为上下游锂矿资源采掘时间较长,产业上下游供需错配,锂矿资源及锂盐端提供发生空缺,促进价钱迅速上涨。根据对将来预想的看中,中上游公司加快购置压货,构成了很多高价位库存量。
但是,进到2023年,下游需求增速回落,早期积压的高价位库存量变成烂摊子,去产能变成的共识。许多正级公司的必备库存量从原先1月减至10~15天,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甚至只有3~5天。但在市场供给,因为锂盐工厂的成本费差别巨大,虽然有不少企业迫不得已成本负担有一定的限产,但热门的锂辉石、盐湖提锂生产厂家在原料相对高度自给自足环境下,锂盐生产量并没有出现明显下滑,市场供求关系已经从需求量很高转变成供稍大于求,这也成为了放低碳酸锂价格的重要因素。
实际上,上年碳酸锂价格一度冲至近60万/吨,远远超出了绝大多数从业人士的期望。现阶段的价钱下滑能够看作向正常范围回归全过程,同时也是对上年全产业链前置性选购的消化吸收,促进行业回归理性。长远来看有益于领域良好、可持续发展观。
就目前的成交情况来说,碳酸锂多为长协或客供为主导,零散单偏少,对形成稳定的定价体系大有益处。另一方面,当碳酸锂价格在15万/吨以下的时,对电池成本早已不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全产业链看碳酸锂“面色”行事的情况将大大降低。一旦急跌限时抢购及售卖状况消退,全产业链心理状态趋于稳定,常态化购置生产制造有希望重归。
原材料价格下滑也在加速全产业链盈利的重构。近年来,锂电池中上游为上下游“打工赚钱”的畸型情况得以缓解,各个环节盈利日趋均衡,锂盐厂爆利时代终结,锂电芯厂毛利率得到修补,获利能力逐步提高。锂电芯价钱下滑,终端设备成本负担得到一定程度释放出来,新能源车降成本有望加速落地式。
值得注意的是,现阶段原材料价格断崖式下降让库存量资产减值风险高企,但在价格传导影响下,各个环节的利润空间被不断缩减,全产业链还需亲身经历一段时间的转型期。待高价位库存量耗费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回归常态,碳酸锂的价格起伏不会再影响公司平时企业决策,锂电企业正在进入大比拼成本控制、产品研发能力、技术水平的环节,新一轮行业整合正在路上。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