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王家明
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狂欢节已走在路上,线上电商平台一直都是绝对主角。但是,伴随着实体业不断转型发展及其线下门店数字化转型,零售大促销的行业格局同样在产生微妙变化,而且又对焦价格方面。
记者梳理发现,虽然还没有到11月,线上电商平台早已势不可当,比如快手和抖音各自开启预售和现货销售。规模更多的京东商城、淘宝电子商务则把揭幕时长各自定在了10月23日和24日。
伴随着进场游戏玩家愈来愈多,在今年的“双11”每家的玩法也“由繁化简”。与之前不一样的是,在今年的好几家服务平台也将“廉价”做为对策关键。淘天集团公司明确将“全网最低价”作为在今年的“双11”的关键KPI,京东商城则喊出来“真便宜”口号,拼多多平台主推“每天真廉价”……
有消费者表示,如今电商平台各种各样营销活动和传统节日相对密度很高,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对“双11”的购物依存度。此外,消费者对于价钱的敏感性有所提高,都是会“货比三家”甚至与实体店铺进行比较。
记者观察,各种实体店铺都纷纷方案策划起营销活动。不少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在今年的实体店铺的“双11”主题活动好像也比较多。
“在还没在网上‘双11’的那个年代,也就有了东门外商业竞争。”在深圳茂业百货从业家居饰品销售业务的沈经理告知证券时报记者。与政府主导的购物狂欢节等系列活动不一样,深圳东门商业竞争主要是由东门步行街的几个百货商店大佬带头,商业氛围更足,今年已超出20年了。
为了迎接“双11”,记者观察各大商场除开应用在线视频直播等新模式,也价格方面当起了文章内容,例如有大型商场赠予特惠商城积分,积分兑换可是现钱应用,其实就是等同于完全免费“送物”以吸引顾客进店,并且称为“价钱全年度最少”。也是有年轻消费群体表明,经过长时间的比照才知道,“线下推广比线上贵”的刻板印象正打破。
大型超市也通过改进运营模式解决市场的转变,也打起“折扣优惠战”。前不久,某知名商场公布下降线下门店的5000几款产品价格,对奶制品、曲奇饼干、方便食品等各个类目等在内的产品设定“线下推广特享价”。根据企业这样的说法,“折扣优惠化并不是卖便宜的货源,而是用竖直供应链建设,严把货卖划算。”
普华永道公布的《2023年全球消费者洞察调研》我国报告显示,51%的国内消费者表示她们正在减少非必须品开支,但对于所必须的物品或服务项目,她们则并没减少消费能力,反而是更加重视所买产品和购买方式,以寻找更廉价方式。
有业内人士表示,对电子商务平台而言,平台的流量、补助类似的情形下,怎样笼络更多消费者,这也是今年各个平台更在意现货交易和低价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现行政策使力、店家让价,强化措施释放出来市场潜力的求实效将会持续释放出来。IPG我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明,用户在收入预期欠佳和消费观念更加理性完善的情形下,个人行为当然也会更加趋向谨慎而致使冲动性、及时性消费下降,因此如何提高自身产品与服务的性价比高,为消费者创造更强的价值和购物体验就成为今年营销战略的关键。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