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刘艺文
证券时报记者从相关渠道获知,近日,中国证监会组织属下发最新一期《机构监管情况通报》,通报对8家券商进行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及廉洁自律监督检查、处罚状况。
检查时注意到,有些投资银行质量控制核心与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交叉式混在一起,对撤销后重新申请发售工程项目的主要问题关心不够。还有另外投资银行薪资递延支付比例较低,存有计发销售业绩鼓励且在工程撤否后未作讨回,过多鼓励问题凸显;绩效工资与项目收入直接挂钩,设有专门的业务流程承包绩效工资等。
中国证监会表明,承销商特别要抵制经营规模不理智、防止“一查就撤”、避免“带故障冲关”。下一步,将坚持从严管控,全面开展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紧抓“一查就撤”“带故障冲关”等问题。
薪资过多鼓励是个问题
为有效遏制投资银行IPO新项目“一查就撤”“带故障冲关”等问题,2022年12月证监会对中天国富、华西证券、华创证券、中德证券、西部证券、华泰联合、国信证券、万和证券等8家证劵公司开展了投资银行内部控制及廉洁自律监督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归类出示监管方案。
中国证监会表明,为充足警告行业机构及从业者,推动证劵公司健全内控制度、提升执业质量,现就查验存在的问题通报如下:
第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实效性不够。例如,中天国富质量控制核心与各个部门工作人员交叉式混在一起;万和证券质量控制新项目监督检查占比稍低,内部控制各个环节对发售审核部门明确提出的关键性反对意见未合理关心等。
第二,“三道防线”监管不到位。例如,国信证券在某项目实施阶段财务尽职调查不全面,没有对重要股东开展关联企业审查、没有对重要股东的病变入股投资个人行为进行核实;中德证券在工艺控制节点对工程质量、风险性监管不到位,对撤销后重新申请上市新项目主要问题关心不够;万和证券在核心风险控制阶段反馈建议执行不到位,核心单位也未追踪贯彻落实,对外开放报送材料大幅度删剪核心关心等方面的问题。
第三,薪资绩效管理体系不科学。例如,万和证券、中天国富等证劵公司递延支付比例较低,存有计发销售业绩鼓励且在工程撤否后未作讨回,过多鼓励问题凸显;绩效工资与项目收入直接挂钩,设有专门的业务流程承包绩效工资等。
除此之外,廉洁自律方面也是存在的问题。好几家证劵公司投行项目聘用的第三方未认真履行合规审查程序流程,申报文件中没有充分披露聘用第三方事宜。
中国证监会表明,除了上述突出问题外,万和证券、西部证券、国信证券还存在着内控体系建设严重滞后、没按规定基本建设应用投资银行业务工作底稿数字化智能管理系统,员工绩效考核形式化,部分岗位职工存有廉洁自律事情等诸多问题。
投资银行业务资质被暂停
对于查验存在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坚持不懈“穿透式监管、全环节责任追究”和“组织、工作人员双罚”的基本原则,依据问题的类型、特性和总数归类采取有效措施。对问题严重的万和证券采用中止证券承销与公司债券承销业务流程3个月对策,对其他机构各自采用监管谈话、责改、出具警示函等行政监管措施。
对相应证劵公司负责人、主抓投资银行业务责任人、核心责任人、质量控制部门领导等归类采用监管方案,并要求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内部追究责任。
常态化检查深入开展
中国证监会表明,各承销商要认真落实《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证券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规管理办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等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树立质量为先、谨慎申报核心理念,逐步完善内控制度,尽职履责做好工作,切实提高执业质量,特别是在需在抵制经营规模不理智、防止“一查就撤”、避免“带故障冲关”上顺利开展。
下一步,中国证监会重点围绕促进全面推行股票注册制见实效,以机构监管转变为突破口,坚持从严管控,全面开展投资银行内部控制监督检查,紧抓“一查就撤”“带故障冲关”等问题,灵活运用资质罚、经济发展罚等方式,催促证劵公司不断提升执业质量、专业能力和内部控制水准,真正发挥“守门人”功能作用。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