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新闻记者 秦燕玲
发改委3月2日消息显示,国家发改委金融司最近组织召开了扩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推广与立中小企业融资检测学习培训暨专题会,规定多方开辟2023年扩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中新格局。
会议强调,制造业是兴国之魂、强国之基,要高度重视扩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对当前促进经济总体变好或长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会议要求,各个方面要察实情、出实招,勤奋开辟2023年扩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工作中新格局。
会议要求,多方还要继续做好项目消息推送,切实解决银企合作信息的不对称难题。要着力打造当地政府信用担保体制,激励当地政府量力而为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功效。建立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候选项目库体制,以机构项目带动制造业投资,推动地域产业转型发展。建立金融业风险管控机制,提升加工制造业贷款投放的可持续。
上年7月11日,银监会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确立,金融机构要扩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个人信用贷款经营规模,重点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提升加工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国有大型银行要提升经济资本分派,向加工制造业歪斜,促进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国有银行需要结合职责职能,充分发挥政策性金融对制造业适用功效。
上年10月,监督机构进一步激励金融机构增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推广工作力度,规定8~12月每家银行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长速度原则上不小于30%。从银监会最近公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加工制造业各项贷款新增加4.7万亿,增加量为2021年的1.7倍,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加了33.8%。
开年以来,全国各地还在不断加大金融业对加工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比如,深圳银保监局相关部门领导日前表示,今年将促进金融业因素向加工制造业歪斜推广。主要包含具体指导金融机构增加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个人信用贷款扶持力度,重点发展高技术制造业、深圳市“20+8”产业群,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趋势,提升加工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北京市市发展改革委等11单位联合发布《关于北京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加工制造业贷款增速不少于15%、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加量不少于1000亿人民币;山东省目前为止已签约加工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430亿人民币,推广277亿人民币,产生实物工作量269亿人民币。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