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温婷
当绿色智能家电推广消费新政遇到“6月18日”推广时,家电消费市场会受到什么化学反应的刺激?
“补贴政策可以有效地推动线下消费,直接造福消费者,对上下游产业也有良好的推动作用。”苏宁易购家电业务负责人最近为记者计算了一个账户。在绿色智能补贴的推动下,苏宁易购店绿色智能家电销售比例将增加15%至30%,可推动线下家电消费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和升级。
促消费 政府补贴叠加平台让利见效
6月9日,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2023年推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组织绿色智能家电消费促进活动,深入开展以旧换新家电,扎实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到目前为止,山西、山东、上海、北京等地都出台了家电补贴等促进消费的政策。在“6月18日”促销活动的推动下,政府补贴叠加平台利润的双重促销消费效应已初见成效。
以上海为例。消费者在苏宁易购店购买符合上海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补贴标准的商品,可享受10%的发票金额让价、一次性政府补贴最高1000元。活动以来,上海市政府家电补贴约1.3亿元,其中苏宁易购约8200万元,占60%以上,导致销售转型超过9亿元。
北京、南京等地也出现了同样的场景。自6月8日起,南京消费者前往苏宁易购店购买绿色节能家电和新型智能家电。折扣后,他们将享受8%的政府补贴。记者从南京苏宁了解到,南京家电消费补贴第一天,南京苏宁易购店客流量大幅增加。与往常相比,家电“一站式消费”订单量同比增长620%,万元以上家电销售同比增长505%。此外,据北京苏宁易购相关负责人介绍,发放消费券带动门店绿色家电销售同比增长80%。“消费者通过苏宁易购平台获得了5亿元以上的绿色节能家电销售优惠券。”
同时,JD.COM、小米等参与企业推出以旧换新等活动,享受夏季需求大的空调、冰箱等指定品类商品最高800元的“更新”折扣。此外,JD.COM还推出了以旧换新的20%补贴活动,提供免费上门、免费拆旧、免费搬运的“三免”服务。根据京东的数据,2022年,参与家电以旧换新活动的用户同比增加了200%以上;2023年第一季度,以旧换新订单规模同比扩大2.7倍,消费券对大件家电和高端家电的销售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唯品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未来平台将继续提高评价标准,向消费者推荐更多绿色友好的商品,促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的更广泛转型。预计绿色、低碳、环保、可持续商品的消费潜力将得到更大的释放。
忙排产 产业链上游消费“升温”振兴
“我们发现智能与节能在消费场景中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南京苏宁易家新街口店经理毛磊表示,家用电器的绿色节能在于整个使用环节。例如,在采用家用电器的智能互联设计后,外出时在手机上选择离家模式,避免忘记关闭空调,从而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南京苏宁易家新街口店“6月18日”期间,家电智能互联体验区人气上升。新的体验触发了新的消费冲动,进一步深化了平台与家电企业的合作。
今年“6月18日”期间,苏宁与美的、海尔、海信、创维、博世、西门子等家电品牌签订了数千万份合作订单。《通知》明确提出,支持家电企业围绕“家居场景”在步行街、商业区、一刻钟便利生活区开设绿色智能家电体验店,鼓励新店首次展示新产品,不断提升消费体验。从目前“6月18日”的销售情况来看,节能环保家电更受消费者追捧,尤其是夏季升温带来的“清凉消费”需求持续火爆。
奥维云在线监控数据显示,在去年同期低基数和部分地区高温天气的加持下,“6月18日”第一周,空调订单规模增长90.2%。今年京东“6月18日”预售开始4小时,两台挂式空调预售订单同比增长5倍以上。
唯品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新一级能效空调销量同比增长85%。在“6月18日”大促狂秒栏目中,海尔Leader新一级能效变频空调销量较日增长20倍以上。
“6月18日”期间,苏宁易购线下节能热水器销量同比增长62%,智能空调销量同比增长125%。净水器、洗碗机、洗衣机等智能家电“起步快”、181%和135%。
从消费侧到生产侧的上游传输,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不断出现。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增加,许多空调制造商开始增加生产排放。根据奥维云网的生产排放数据,6月份空调企业的生产排放量为1778万台,同比增长38.6%。其中,出口排放601万台,同比增长29.9%;内销排产1177万台,同比增长37.7%。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