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明超
从今年以来的市场趋势来看,人工智能板块和“中标题”国有企业已成为两条市场主线。从过去几周的市场解读来看,市场不断调整,与人工智能相关的计算机和通信行业板块开始下跌,“中标题”板块也进行了调整。
下一步市场将如何解释?许多机构认为,国内经济稳步复苏,“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相关目标具有更好的性价比,预计未来市场将继续。
面对最近银行业的反弹,博世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经理吴鹏表示,这是由“中国特色估值体系”推动的估值修复,在估值极低、股息率有吸引力的背景下,结合当前经济疲软复苏和整体回报预期下降。
吴鹏认为,该机构以前对银行业的分配普遍较低,少数头寸也集中在几家优秀的商业银行,而对于大型国有银行和具有一般经营能力的银行,这些银行的估值普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因此,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银行业开始了强劲的修复市场。
除了银行业,证券业最近也开始“跳舞”,这也是由于低估值效应。从证券公司的整体业绩来看,该行业在今年第一季度扭转了2022年的业务下滑,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双重增长。由于证券公司的估值在过去10年中处于较低水平,安全边际充足,在业绩逆转的催化下,证券公司也开始修复市场。
在上海一位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看来,即使在最近的反弹之后,大型金融业的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从金融业的基本面来看,保险和证券公司预计将有明显的业务改善,银行业在第一季度的压力下也将有所改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大型金融业的成本表现仍占主导地位,预计未来的市场将继续下去。
华南一位资深投资者表示,从最近的信用数据来看,要想在投资领域获得利润,就必须在确定性上下功夫。受益于“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央企国企板块更容易受到投资者的青睐。“从政策导向来看,低估值的央企和国企会加大分红力度,这将比普通存款和银行理财的低收益更有吸引力。”
根据过去的经验,大金融板块的爆发往往被视为短期市场的结束。吴鹏认为,大金融板块过去被视为市场结束的指标,其背后的逻辑是,该板块的爆发往往意味着市场没有其他方向,开始进入风险规避状态,大金融的“黄金吸收”效应较强。但从这次市场演绎来看,大金融的“吸金”效果并不大。此外,近期不仅大金融板块反弹,港口、铁路、建筑、电力、石化等板块也表现良好。
从过去一个月的市场演绎趋势来看,4月份行业表现开始分化,只有媒体行业在TMT行业表现强劲,金融房地产等低估值行业开始大幅上升。目前,市场仍处于缓慢状态V在形状修复中,低估值的“中字头”板块也有望表现得更强。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