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社区一直是公益慈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的十年里,社区慈善基金和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已经全面覆盖,从居民自发参与到公益慈善组织响应社区需求,汇聚慈善力量,实施各种慈善项目,到各种扶持政策、资助或风险投资活动。充满温暖和善意的社区慈善正在成为广州无数人生活的一部分。
十年前,社区慈善在这个城市的“人情味”中悄然萌芽。邻居之间有联系。谁遇到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十年后,广州实施了“社会工作者”慈善战略,各镇、街道逐步建立健全的社区慈善综合服务平台。社区慈善逐渐从一种爱转变为一种机制,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遇到困难时,一起伸手。
十年前,“情义广州”是这个城市的一个重要标签。
2011年,位于广州市白云区金沙街的广州最大的经济适用房社区金沙洲新社区。如何为经济适用房社区的困难群体提供关怀和帮助,已经成为社区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起初,金沙街还引进社会工作者参与社区工作,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和支持。在当时一线社会工作者眼里,“社会工作者不仅是服务提供商,也是连接公共慈善资源的桥梁。金沙街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岛屿。事实上,他们都愿意向贫困邻居伸出援手。当慈善活动得到充分时,慈善活动得到达
给当地社会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金沙街经济适用房社区有一位单身母亲。邻居不仅要独自照顾还没上幼儿园的女儿,还要照顾母亲。“我们有时和她聊天,听到的都是沮丧的话。”。社工回忆说,这位单身母亲肩负着食材、衣服、住房和交通。面对巨大的经济负担,她不得不独自承担。有一次,她的家人患上了严重的疾病,猝不及防的手术费用让她彻底绝望,向外界求助。“很多邻居和社会人士站起来,成功筹集了多余的母亲购买手术费用。
广州社区独特的“人情味”不仅体现在金沙街上。早些时候,2007年初,荔湾花市人来人往。耀华小学的一群学生志愿者自制手工艺品,自发摆摊出售,筹集4000多元,全部用于帮助学校贫困生。然而,在越秀区北京街,困难家庭的需求也需要得到回应。为了筹集社区困难家庭的资金,北京街道社会工作者还向西湖花卉市场指挥办公室申请了义卖摊位,用于协助贫困社区,购买材料,支持每个贫困社区。
这些小而温暖的时刻发生在城市的每个社区角落,凸显了城市的温暖和善良。然而,随着社会服务的深入,许多社会工作者发现,当时的社区慈善主要来自民间自发行动,这通常发生在社区遇到困难的紧急时刻。方式比较简单,很难成为社区长期健康发展的支撑力量。2012年5月1日,《广州捐赠规则》开始实施,以促进社区公益慈善,协助社区治理。“社区公益慈善”也明确规定,社区公益从一年开始发展。
社区慈善不仅需要稳定的捐赠渠道,而且需要优质的慈善项目。
钱从哪里来,项目从哪里来?当时《广州捐赠规则》提出,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可以与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志愿服务机构、慈善机构合作,在社区设立慈善捐赠网站和社区慈善基金,组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慈善活动;鼓励城乡社区组织和单位在社区和单位开展群众互助活动。社区慈善不再是一种紧急的友谊和偶然的慈善事业,而是一种正常的协助社区治理的机制。通过利用慈善资源沉没社区,创造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和共享的社区治理模式。
自2013年以来,广州连续三年召开慈善项目推介会,“社区”仍然是这个慈善资源对接平台上最引人注目的主题。其中,2015年,第三届慈善项目推介会在广州举行,以“社区慈善,每个人都可以做”为主题,推动“慈善回归民间”。交流会吸引了130个慈善组织参加,共启动了509个慈善项目,对接资金超过4.5亿元。主办方表示,90%以上是围绕社区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最迫切的需求量身定制的。起初,广州还将社区慈善协会发展与慈善协会发展
那些年,广州社区开始培养社区社会组织,试图解决与公共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2014年,陈海碧在广州市天河区前进街。退休后,从湖南元陵来到广州的陈海碧听到了街道的号召,组织了30多个社区组成志愿者团队担任队长。当时她给社区的初级志愿者打了个“电话”,邀请大家去看望独居在街上的老人,筹集应急资金,捡起社区垃圾,甚至照顾街上的露宿者。工作了八年,风雨没变。在海珠区江海街,江海英也退休了,在社会工作者的指导下,成立了海伦环保护团队。
在志愿者掀起社区服务热潮的同时,社区慈善的主体也逐渐明确。2019年,广州市民政局发布《广州市社会工作实施慈善战略实施计划》,提出在城市社会工作站设立慈善捐赠网站,鼓励城市和街道设立和发展社区慈善基金(协会)。社区慈善基金的捐赠目的由邻里、社工、街道、社区企业、社区委员会等组成。
“过去,虽然我们可以通过与公共发行机构合作筹集资金,但我们总是有一种与居民的距离感。”如今,居民愿意向社区捐款,因为众所周知,这些都是用来帮助邻居的。”2021年8月,山城广州发起的广州社区慈善网上调查显示,超过73%的市民愿意向社区慈善基金捐款,期望社区慈善活动更丰富,更符合不同人群的服务需求和捐赠意向。
为社区培养优质慈善项目
邻居们愿意在广州捐赠时间和捐款,最重要的是帮助身边的人。
邻居认可的慈善项目的发展和设计非常重要。近年来,广州开始围绕民生保障需求、协助农村振兴建设、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等领域建设“老年食堂”、羊城“幸福家园”、一系列社区慈善品牌项目,如“微愿望”,由各社区慈善基金筹集资金,根据社区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计划,在社区实施,扩大社区协助农村振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其中,“理想光塔”党建公益活动在越秀区光塔街家喻户晓。
在光塔街繁华市中心的拐角处,有许多30多年的旧建筑,生活在一些困难的家庭。这些家庭的孩子学习环境差,有的光线暗。他们中的一些人在客厅的桌子上学习,甚至在床上做一块小木板作为桌子。他们一直渴望学习和阅读。多年来,光塔社区慈善基金的梦想通过广州慈善协会实现。社区企业家参与了微观愿望的索赔,改善了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孩子的家庭学习氛围。这个社区慈善项目也被各行各业的人视为一个故事。
在海珠区素社街,住在这里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常住人口的20%以上。由于有大量不适合安装电梯的老式楼梯房,很容易给社区老年人上下楼梯带来不便,甚至摔倒。当时社会工作者认为,通过筹集社会资源,为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建筑安装扶手,并将项目推出到广益联筹——“每筹95元,就可以为老年人配置一米扶手”,并开展了“慈善登高”活动——为家人和奶奶增加扶手爬楼梯的体验,在社区掀起了一股巨大的慈善热潮。
同时,广州慈善协会和广州慈善城社区公益基金会为培养社区优质慈善项目,连续三年开展广州社区公益微创投资,激励和培育优质社区慈善项目,成为广州社区公益慈善的重要支撑力量之一。在社会各方的支持下,截至目前,全市共设立了447只社区慈善基金,基本实现了全市社区慈善基金的全覆盖,筹集了4525.36万元慈善基金,用小资金煽动了大服务,有效增强了人们的幸福感和收获感。
值得注意的是,风险投资基金只是一个“加速器”,社区慈善的关键在于社区的全面动员。2021年9月,广州市正式实施《广州市慈善促进条例》,废除《广州市捐赠条例》。同年12月,广州市民政局发布实施《广州市促进社区慈善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到2023年底,社区慈善(志愿服务)工作站将全面覆盖社区100%,为社区慈善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并在原社会工作站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充满慈善、社工作者和社会愿者。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