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冬奥会全过程碳中和,所有场馆绿色供电100%,赛后永久场馆利用率100%。在最近发布的《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后)》(以下简称《报告》)中,系统总结了北京冬奥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和工作效果。
与此同时,考虑到生态保护和气候问题,北京冬奥会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创新形成了大型活动可持续管理的“北京方式”。
生态优先
完成2个赛区的生态修复
2022年1月21日,一只豹猫出现在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技术官员罗述金的视野中。不到两周,豹猫还在赛区出现过两次。
豹猫是中国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第一次出现在2022年1月31日下午2点,高山滑雪速度项目终点区正在组织排练颁奖典礼。第二次出现是在2022年2月3日中午,一名比赛记者在雪道旁的森林里拍摄了一只豹猫。在延庆场馆建设中,豹猫也被安装在赛区周围的红外相机捕捉到。
豹猫的出现是因为北京冬奥会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从场馆规划、设计、运营、赛后应用的全过程来看,北京冬奥会始终坚持生态保护的优先原则。
张家口赛区和延庆赛区位于北京冬奥会山区,动植物丰富。在两个赛区生态环境调查报告的基础上,根据规划避让、地方保护、近距离保护、搬迁保护等原则,创新实施多项生态恢复措施,促进赛区生态恢复,将赛区场馆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
此外,北京冬奥会在场馆建设中采取了各种措施,确保延庆赛区、张家口赛区及周边地区的脊椎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以及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以减少对它们的影响。延庆赛区及周边地区有200多台红外开启相机,监控动物分布范围、活动轨迹、种群数量等信息。
在照顾“土壤”的同时,北京冬奥会也在努力减少会议期间产生的垃圾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标准处理后,废水变成回收水,用于道路浇筑、绿化和厕所清洁;固体垃圾分类,冬奥会座椅套变成文化创意文件包。一系列措施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
低碳管理
整个绿色电源供应100%。
北京冬季奥运会于2022年2月4日正式开幕。开幕式当晚,一朵巨大的雪花缓缓起飞。雪花中心的火炬是奥运会上最小的主火炬,也是冬奥会历史上第一个氢燃料火炬。
报告指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不打火”代替“点火”,用“微火”代替往届奥运会燃烧的大火,成为雪花般圣洁灵活的小火焰,与传统火炬相比节省了99.9%的能源消耗。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到3月13日,残奥会从主火炬共用氢气266KG闭幕。与传统主火炬相比,主火炬燃烧减少了约9860吨二氧化碳,进一步凸显了绿色低碳的理念。
会议期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探索建立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和碳中和机制,实施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减排措施,大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所有碳中和,采取实际行动提供样品,减少气候问题、适应和影响。
以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资源为例。北京冬奥会实现了100%可再生能源和电力的使用,通过应用跨区域绿色电力交易机制、分布式能源和氢能,降低了23.8479万吨温室气体的二氧化碳量,为清洁和可再生资源的应用带来了示范。
随着绿色电力交易系统的建立、绿色电力交易平台的建立和绿色电力模式的直接购买,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了奥运会历史上所有场馆100%的常规电力消费。北京冬奥会筹划与比赛期间,25个场馆使用绿色电力,总绿色电力约3.7亿千瓦时。
值得一提的是,“碳多样性”也被列入冬奥会。2022年1月19日,“低碳冬奥会”小项目发起“实践绿色生活到冰雪”行动,利用冬奥会机会,激发公众参与碳减排热情,不断鼓励和引导公众实践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培养公众低碳责任感和荣誉感,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示范作用。截至2022年2月底,参与人数已达270万,累计减排频率超过9000万,累计碳减排量约为1.9万吨二氧化碳,在全社会推广绿色低碳理念和生活方式。
到目前为止,冬奥会已经结束了将近一年,但冬奥会场馆的生活仍在继续——速滑馆仍然可以看到每个人俯身冲刺的场景。中国雪橇中心场馆的每个人都踩着雪橇从高处滑下来,更多的场馆期待着高水平的国际和国内比赛。(据《中国环境日报》报道)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