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建设行业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培育引领产业数字化发展、智能化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构建建设行业发展新模式,在科技活动周期间,建设行业有志之士云集北京,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组织了以中国数字建筑大会为代表的专题研讨、成果发布、沉浸互动体验、标杆观摩、开放演讲等“AI+精细化管理”系列活动,探索人工智能+设计、+施工、+成本、+新能源、+咨询、+教育等建设行业全产业链核心应用场景,共筑产业新格局,共商行业新发展。
同期,由中国建筑业协会指导、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联达)主办的施工成本大会于5月17日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AI+精细化管理 构建企业降本增益新方向”为主题,聚焦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施工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大会汇聚政府协会领导、专家及 400 余位企业代表,旨在通过专家学者对成本管理的议题研讨和优秀企业的经验分享,探索精细化成本管理的新模式,助力施工企业高质量发展。
启航篇:AI+精细化管理,引领建筑行业新方向
在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其作为关键驱动力,正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建筑业亟需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以应对增长空间收窄、新签合同额减少、数字化水平滞后等挑战。本次施工成本大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旨在通过交流先进经验,探索成本管理新路径,助力企业破局突围。
大会伊始,广联达科技股份公司助理总裁陈旭文担任开场主持,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大会的议程安排。他强调,当前,建筑业从增量迈向存量,业务形态愈发多元。在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压缩的大环境下,成本管控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广联达科技股份公司 助理总裁
陈旭文
随后,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景万发表领导致辞。他指出,2024 年建筑业产值增幅放缓,利润、新签合同额等指标下降,行业面临转型挑战。他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认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指出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核心,可优化资源配置,建筑业需依托信息技术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打造 “中国建造” 升级版,上下游以项目为场景提升建造水平,施工企业整合产业链,探索数字化交付和 BIM 正向设计,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三是发挥先进企业引领作用,国央企应肩负使命,建立质量效益导向机制,加大创新和人才投入。四是协会助力行业发展,持续推广创新成果与技术,提升行业工业化、智慧化、绿色化水平。最后他强调,建筑业需拥抱数字化、智能化,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建造强国。
中国建筑业协会 副会长
景万
筑基篇:成本业务数字化,构建精细化管理新体系
如何通过建设成本业务数字化体系实现质效提升是企业实践落地的关键命题。围绕企业成本业务数字化体系建设,从成本管理体系搭建的整体思考到数字化赋能精细化管理的落地实践,需要搭建起一套清晰的行动框架。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兼信息中心主任、首席专家何拥军先生,在大会上围绕《从传统到数据驱动:解锁大商务成本管理的数字化蝶变旅》展开深度分享。他提出,大商务管理的核心在于以“效益为先、链条外延、系统联动”为理念,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全要素、全流程的成本优化。具体实践中,需强化标前策划与报价管理、标前标后联动、项目管理策划、设计与方案双优化等八大环节,并构建制度、人才、技术、文化四大保障体系。在大商务管理实践进程中,中国中铁根据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目标,进一步开展 “大商务管理再提升暨降负债三年行动”,聚焦 “增现金、降负债、控风险” 目标。通过数字化平台应用与全员成本意识提升,推动项目管理效益持续跃升,为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控提供了实践路径参考。
中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工程师兼信息中心主任、首席专家
何拥军
智创篇:AI+数据赋能,推动成本管控新升级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佳作了《AI+数据,驱动项目全过程成本精细化管理落地》的主题分享。建筑产业主要面临高质量发展聚焦利润、业务项目类型多元化、EPC承包模式逐渐增长三大变化。优秀企业正在围绕项目全过程做成本精细化管理,一方面注重“开源”,能拿项目、拿好项目;一方面强调"节流",提升图纸质量推动价值工程、量化经营压实管理责任、落实成本动态管理。围绕意识转变与制度方法牵引、数字化支撑、体系化能力建设三大成本管理落地关键举措,范佳提出广联达升级成本精细化方案,提供五大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高质量开源节流。广联达借助数据和AI,帮助企业建立成本标准体系、数字化作业体系、人才能力体系,赋能于“合理中标”、“定准目标”、“管好过程”三大场景实现每一个项目足收。范佳强调,企业实施该方案时,应小步快走、点状突破,先试点再推广;还可通过竞赛提升人员能力,广联达也将提供深度陪伴服务,协助企业建立标准、优化流程,推动建筑行业成本管理迈向新高度。对此,企业需通过统一数据口径、打通业务流与数据流实现数字化转型,并以“小步快走”策略推进试点,结合“以赛促学”提升人员能力。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副总裁
范佳
为了推动行业成本管控水平的整体提升,大会发布了“精成本内功,铸发展质量——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以下简称“2025成本大赛”)。2025成本大赛由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主办,中国建筑业协会和其他地方建筑协会、施工企业协会、造价协会指导,建筑时报社支持,以“成本管控体系搭建赋能”为核心,旨在通过赛事形式,促进施工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成本管控在意识、能力、方法三方面的提升路径。2025成本大赛的发布,标志着施工企业在常态化运营行业一流赛事、共建成本管控数字化交流平台方面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
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组委会秘书长赵文靖详细介绍了2025年大赛的启动成果和赋能内容。基于2024年成本大赛3426家施工企业踊跃报名、提交996个有效案例数量的优秀举办成果,大赛取得了行业认可度高、企业参与度高、案例示范性高三大突出成果。25年大赛在资深专家阵容、赛程设计都有升级,进一步助力企业搭建成本管控体系标准,全方位赋能人才成长,并通过大赛培训和项目伴随服务,推动参赛项目落地见效。
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组委会 秘书长
赵文靖
在会议现场,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景万、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刘伊生、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和造价管理协会会长吴佐民、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第七届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中和、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马智亮、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设行业调解中心秘书长富强、云南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孟春柳、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范佳、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组委会秘书长赵文靖,共9位嘉宾重磅发布成本大赛。相信未来广联达将携手诸多施工企业一起互学互鉴互进,通过赛事交流共建成长交流平台、共享优秀实践成果、共盈每个工程项目。
2025施工企业成本管控数字化大赛正式发布
实践篇:标杆企业引领,共筑成本管理新标杆
此外,大会还邀请了多家优秀企业代表分享他们在成本管控落地思路和业务场景上的先进实践经验。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西集团”)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监胡泉育女士,分享了《数智驱动,精准管控———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数字化转型实践》主题。她指出,当前建筑行业普遍面临成本管理流程繁琐、制度刚性落实不足、过程管控难等难题,传统管理模式难以实现成本动态监控与精准控制,超支风险高企。
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运营管理中心副总监
胡泉育
对此,华西集团以数字化转型为突破口,打造“善建云”平台,围绕“项企一体化”、“业财一体化”目标,整合重构内外部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商流,打破数据壁垒。在过程成本管控中,基于目标责任成本实施“计划、合同、过程、结算、付款”五控管理,通过数字化平台设置管控参数,实现各环节实时监控与预警。例如,全面搭建项目管理业务数据字典,从源头实现数据规范;精准进行过程成本管理,严格实现业务全流程的数字化深度应用,有效降低超支风险。同时,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形成企业定额,为成本管理提供精准依据。
胡泉育强调,数字化转型需坚持“思想先行、制度保障、工具赋能”,未来将深化AI技术应用,完善企业定额库与成本数据库,加强动态成本管控与智能决策,实现从“数据沉淀”到“数据赋能”的跨越,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与高质量发展。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总经济师张杰先生,分享了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城建六”)在成本管理数字化变革方面的实践经验。针对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竣工结算缓慢、属地化价格落实困难等诸多挑战,企业围绕“法人管项目”开展成本“两管一控”工作,通过标前标后测算、加强招标采购管理、严格施工过程控制和落实“216”结算管理目标等举措,实现成本精细化管控。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完善目标成本管理制度,提升成本测算效率,加强招采、施工、结算等各环节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如采购成本降低、结算按时报出率提高等。展望未来,企业将持续推进多专业精细化管控、数据管理优化及数字工具应用,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北京城建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裁兼总经济师
张杰
中国十九冶集团四川分公司副总经济师王云先生,分享了企业在工程项目成本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项目中标难度大、利润低,企业需强化“全员、全过程、全要素”的“三全”管控,依托广联达数字新成本等五大系统构建数据化管理体系,并探索推行阿米巴经营模式,构建指标、价格、核算、考核四大经济运行体系。
在解决路径上,企业通过广联达平台结合企业成本库精准测算标前成本,制定合理责任指标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强化商务策划,涵盖施工布置、成本策划等核心内容,优化出口合同招采模式;依托月度动态分析、成本报告实现全过程监控,辅以智能化系统提升数据管理效率。实施过程虽面临数据测算不够精准等问题,但已取得显著成效,如投标报价精准度提升、项目经营风险可控、多个项目实现创效。未来,十九冶计划建立数据资源库,实现成本管控网络化办公,深化精细化管理效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十七冶”)院长李洲鹏先生带来《限额设计助力EPC项目成本优化》主题分享。面对建筑行业投资下滑、竞争加剧、低价中标导致利润压缩的现状,十七冶以数字化赋能为核心展开成本优化探索变革,聚焦推进数字化协同设计、设计造价一体化、完善成本基础数据库三大方向,成立工程造价咨询中心调整设计组织,由传统技术路线转变为设计造价一体化技术路线,进而导向要通过BIM正向设计+限额设计实现设计质量提升,成本全过程精细管理。
在限额设计实践中,十七冶遵循“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原则,贯穿“估算-概算-预算”全过程控制,通过先限额后设计、先预算后图审明确专业限额指标,结合广联达数维设计成本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设计模型与造价数据实时联动,解决传统模式中软件不互通、超概风险高、算量滞后等痛点。例如,博望博悦府项目通过优化设计实现成本节约1300余万元,中安启航城项目预算效率提升60%。
未来,十七冶以设计成本施工一体化为核心,通过积累成本限额数据、深化AI与大数据应用、完善设计管理与价值分配机制,推动全流程数字化协同,最终实现项目投资效益最大化与建筑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篇:总结与展望,携手共绘建筑行业新蓝图
本次施工成本大会通过交流先进经验、探讨成本管理新路径,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会议探讨了多项议题,包括加快建筑业数字化转步伐、推动成本业务数字化体系建设、加强AI技术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等。这些议题将为建筑施工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建筑行业成本管控将呈现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发展趋势。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成本管控将更加精准、高效。同时,随着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成本管控将与业务深度融合,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期待与各位同仁携手共进,共绘建筑行业新蓝图。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