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为“低温环境石墨烯智能加热产品和热保证应用”提供了丰富的展示场景,以及科技推广和用户科技教育的过程。”中国航空石墨烯材料冬奥会专项项目负责人、北京创新爱尚家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佳科技”)董事长陈立军表示,石墨烯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冬奥会工作人员和运动员的服装,可达到零下40度。
2月17日,在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科技冬奥会企业之旅”活动中,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所和爱佳科技负责人介绍了石墨烯及应用技术的发展,重点介绍了石墨烯柔性热管理材料技术在冬奥会上的应用。
穿发热保暖高科技柔性电子衣服零下40度不冷
“零下40度不冷,因为它不是一件简单的衣服,而是一套高科技柔性电子设备,可以加热和保暖,依靠石墨烯柔性热管理材料技术”,陈立军介绍,冬奥会保证应用爱佳科技第二代石墨烯柔性加热材料AIHF®艾弗,通过石墨烯加热织物的三维排列组合,突破了低温启动和运行、快速电热转换等核心技术,建立了三维远红外高效传热网络,实现了38-52种石墨烯柔性纤维织物°C温度范围精确加热调节,热量在低温开放环境中精确传递给身体,有效提高身体体验舒适度。
我国石墨烯工业化应用已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中国石墨烯材料的研发和应用相对较快,至少不比世界顶级水平差,甚至在个别工业化应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陈立军告诉《中国工业日报》,以软可穿戴设备为例,由于石墨烯材料和技术的成本增加了30%左右,一套民用智能服装很容易产业化。
“但从提出、研发、工业化、终端设备到普通人接受新技术需要一个过程。”例如,陈立军说,用石墨烯柔性热管理材料制作衣服不仅是一件衣服,而且是一种服装风格的电子设备。服装厂生产的特殊电子设备涉及跨行业的协调发展,包括新材料、纺织服装和电子技术,工厂需要完全升级和优化生产技术、标准、质量检验、仓储和售后服务;产品操作指南,考虑客户使用体验和维护服务;甚至整个纺织服装行业、上下游产业链也会因新材料的创新而发生变化。
这相当于改变了商品的特点,改变了制造模式,改变了商业销售模式和售后服务模式。
“基于材料带来工业应用,然后由工业应用推动材料升级,所以重复将是一个循环”,陈立军表示,冬奥会示范应用后,沟通说服效果好,将加快和缩短转型发展和推广接受过程,“我相信会有很多企业有兴趣与我们谈判,因为智能可穿商品,未来将占很大份额;因为衣服可能是电、芯片、传感器,可以有信号接收功能,即一套柔性智能盔甲。当然,石墨烯柔性材料只是目前智能可穿戴的应用之一,目前只是处理温度问题,但基础材料肯定会带来工业应用的变化。”
“事实上,我们现在正在与许多企业合作。作为材料供应商,我们已经与探路者、思凯乐、爱、七狼等品牌合作。我们正在供应他们的一些高端智能服装材料。”陈立军说。
应用广泛石墨烯在本届科技冬奥会上的应用只是一个亮相,只有这个亮相有很多应用。例如,许多参赛者的数据是立即获得的。使用石墨烯传感器,轻盈、贴身、柔软、舒适、方便、快捷。它与袜子、手套、衣服和帽子相结合。通过算法处理数据,可以实时监控运动员的状态。
为了适应冬奥会期间的室外寒冷环境,爱佳科技与北京国际云广播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石墨烯加热云广播背包,首次采用石墨烯加热技术,结合石墨烯低温电池,可立即产生50℃温升,确保云广播设备在零下20℃环境不影响便携性、轻量化的基础上正常使用。
在保证冬奥会之前,爱佳科技已经与50多家服装企业合作,提供了50多万种石墨烯加热服装材料和技术规范。爱佳科技研究人员基于多年在行业积累的经验,开发了适合低温环境下快速启动和高效运行的石墨烯加热围巾、石墨烯加热背心、石墨烯加热手套、袜子等产品,可在零下20℃快速升温至38℃-53℃,持续加热2-4小时,满足各场馆和工种的不同需求。
爱家科技为冬奥会提供保障商品,从服装、冬奥会特许经营商品、加热座椅、地毯、特种设备低温保护等方面,实现石墨烯低温软加热保证功能,充分反映石墨烯材料的安全、节能、绿色特点,具体解释了“绿色冬奥会”、“科技冬奥会”、“低碳冬奥会”的概念。
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王刚告诉《中国工业日报》,石墨烯被公认为新材料之王,热传导能力是金钢石的两倍以上,机械强度比钢强200倍,导电性比银铜强,载流子迁移率高于碳纳米管和硅,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大型飞机、新能源、轨道交通、环境净化、生物医学、智能可穿戴、电子信息等领域。
据悉,爱家科技于2021年12月被选为北京市2021年第六批“专业特新”中小企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