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动脉硬化是全身动脉硬化病理表现的一部分,表现为脑动脉的管壁内膜受损,血管管腔狭窄。对中国人来说,脑动脉硬化是一种比较严重和多见的疾病。据统计,在东亚人群发生脑卒中的患者中,有 1/3 到 1/2 是因为脑动脉硬化而引起的。临床主要表现为记忆力、认知功能等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减退及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尽早地消除脑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延缓脑动脉硬化的病理进程,对于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具有重大的意义。
脑动脉硬化主要是由于:(1) 脂质代谢紊乱:高密度脂蛋白 (HDL) 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LDL) 升高、总胆固醇 (TC) 和三酰甘油 (TG) 升高、调脂蛋白异常,血脂沉积于血管壁上;(2) 脂质蛋白过氧化、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小板活化、血液凝血 -纤溶系统活化;(3) 免疫功能改变,导致血管内皮白细胞粘附浸润,引发炎症反应,加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4) 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改变:血液粘度过高、血红细胞电泳率偏低、微循环障碍、缺血缺氧、血管变性、血管平滑肌收缩、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上述各因素综合可导致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在全身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动脉发生弥漫性的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血栓形成、小血管闭塞、脑实质的供血量减少、脑组织缺血缺氧,神经软化,弥漫性萎缩,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神经功能障碍,继而引起一系列以眩晕、头痛、记忆障碍及睡眠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症状。因此,现代医学防治脑动脉硬化主要通过阻断以上多种不利环节来预防及阻断脑动脉硬化和脑梗死的病理进程,一般多采取扩张血管、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对症药物及饮食治疗,加强整体治疗、重视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脑心清胶囊是从柿树科植物柿树叶中提取有效成份,采用专利技术 ( 专利提纯工艺 (ZL201510104876.5)) 制成的纯中药制剂。柿叶入药始载于《滇南本草》,谓:“经霜叶敷臁疮”。《本草再新》则用于“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分类草药性》曰:“治咳嗽气喘,清肺气胀”。《广西中药材标准》根据古今对柿叶的研究成果确定其性味苦,酸,涩,凉,具有活血化瘀,清肺止咳,凉血止血的功效,用于脑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咳喘的治疗。
脑心清含有黄酮、有机酸和香豆素类等化学活性成分。脑心清浸膏中黄酮成分的量约达 30%,主要为槲皮素、山柰酚苷元及其单、双糖苷类,包括芦丁、黄芪苷、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杨梅树皮素等;有机酸主要有琥珀酸、原儿茶酸、水杨酸、丁香酸等;香豆素类有莨菪亭和 6- 羟基 -7- 甲氧基香豆素等。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脑心清的活性成分能降血压,降血脂,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管内皮增生,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免疫功能和抑制淋巴细胞与神经细胞的粘附,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神经细胞氧化还原状态,上调抗氧化基因表达,抗氧化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减轻缺血脑组织自由基损伤;此外,还能调节钙离子稳态,抗兴奋性谷氨酸毒性,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和脑水肿,保护缺血脑组织抗脑缺血损伤;保护神经组织并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等多方面、多层次、多靶点作用来阻断脑动脉硬化发生发展,从而发挥良好的防治脑动脉硬化症作用。
脑心清胶囊应用于内动脉硬化患者,经过4周的治疗,患者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斑块面积、血浆粘度均降低;而椎动脉最大、最小血流速度明显升高,脑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降低;患者头痛、失眠、眩晕、耳鸣及肢体麻木积分水平均明显降低,症状得到有效缓解,临床总有效率达到 95%。说明脑心清胶囊能够改善血脂代谢,降低血脂,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斑块增长,降低血粘度,改善脑动脉血液循环,从而协助对抗脑血管粥样硬化的进程,且不良反应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