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林浩 记者 马嘉悦
上市公司跨境“风险投资圈”的热情仍在上升。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50多家上市公司设立或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最近,茅台集团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设立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在私募股权投资迎来大量“活水”的同时,一些上市公司取消了私募股权。业内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跨境“风险投资圈”为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注入了活力,但在把握投资机会的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控工作。上市公司参与私募股权基金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需要进一步明确。
6月29日,鼎杰软件和浙江东方两家上市公司宣布,东方鼎杰绿色智能制造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企业)共同成立,基金规模为5亿元。有限合伙私募股权基金将重点投资于与碳中和相关的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新制造业领域的高增长项目。
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宣传系统,贵州结构调整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有限合伙)于6月25日成立。该基金的合伙人为茅台集团和贵州黔盛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出资14亿元。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至少有55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关于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设立的公告,其投资方向包括医药、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2022年,上市公司发布了120多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公告。
昌黎资产董事长宝晓辉表示,上市公司的跨境“风险投资圈”为私募股权行业注入了活力,私募股权基金也可以在帮助上市公司融资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此外,大多数参与建立工业基金的上市公司都是该行业的基准企业。他们对该行业有更多的了解,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有助于提高私募股权基金的专业投资能力。
在上市公司跨境“风险投资圈”的同时,跨境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值得探讨。
今年3月,上市公司南京公共公司宣布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南京公共发展有限公司关注函》(以下简称《关注函》)。根据关注函,南京公共公司需要解释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原因和必要性,以及是否符合公司的经营战略和目标。
根据公开信息,自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关于终止私募股权基金计划的公告数量显著增加。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关于终止私募股权基金计划的公告数量达到11份,去年有16份。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股权投资是工业公司改善其商业生态、建立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上市公司在设立或参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时,应考虑其合理性和必要性,避免可能出现的利益转移、相关交易和内幕交易问题,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真正实现跨境但不超过监管红线。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