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专家、复旦大学教授朱扬勇:
用法律和监管护航数据流通
◎记者 宋薇萍
数据产生出来,能不能卖?能不能用?6月30日,上海市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专家、复旦大学教授朱扬勇在上海财经大学数字经济系成立仪式暨“拥抱数字经济时代,打造人才培养高地”论坛上提出,数据流通需要法律和监管同步跟上。
朱扬勇说,当前各地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着力数据交易场所建设,对场外数据市场建设的关注不够。“事实上,场外数据市场是当前数据流通的主要市场。但是,场外数据市场被认为是灰色地带,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带有普遍性质的认识呢?这个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他认为,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场外数据流通目前缺少监管方法和技术,监管手段没有跟上。“场内场外两个市场都需要建设发展,都需要法律、监管护航。”
朱扬勇进一步提出,数据监管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
朱扬勇表示,数据流通亟须完善数据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问题。立法要明确界定数据是什么,避免将信息、数据、数字混淆。从数据确权到数据资产,从数据资产到数据要素,到数据再生产形成数据产品,到数据流通交易定价,所有数据经济活动中都离不开监管。数据市场发展,需要加强数据市场监管,开发监管技术,提高监管水平,需要场内场外数据市场、多层次数据市场共同建设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朱扬勇还提出,提高数据监管水平,需要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因为数据在生产、流通、交换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计算机、法律、会计、经济、管理、财税、质量、商贸等知识,这是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方案需要考虑的。”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