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程 记者 俞立严
天刚亮,108国道车流稀疏,张如一家已经在新买的电动车里呆了一个多小时。张如准备从成都开车到四川北部的家乡。虽然她提前做了家庭作业,但回家路上的“里程焦虑”仍然超出了她的预期——下了高速公路后,地图上标记的充电桩要么不存在,要么被包围,无法使用。经过几次辗转反侧,我在车上耗尽电量之前找到了可用的充电桩。
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走访调查了农村、高速公路、老社区等不同充电场景,发现国内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数量少、分布不均、使用价格高、利润差等痛点和难点。电动汽车用户、相关企业和行业专家呼吁弥补不足,消除“里程焦虑”,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加快电动汽车新兴产业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充电困难引起了政策制定部门的关注。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设覆盖面广、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
电车好用 充电不易
住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的倪先生告诉记者:“外部充电桩过去充电不方便,价格昂贵。”。在江南水乡,路网发达,开电动车应付日常通勤的倪先生选择在家充电。因此,他申请了充电桩电表,并打开了峰谷电。从晚上10点到早上8点,谷电价格为0.39元/度,其余时间为0.59元/度。外部充电桩的价格约为1.1元/度。
倪先生所在的秀洲区大部分是嘉兴郊区,面积大,充电设施相对较少。他家离镇上的充电桩2公里,相对较近。镇上的充电桩是直流快速充电,半小时就能充满电;家里是交流电慢充,需要6到8小时才能充满电。倪先生承认,由于距离、电价等因素,长途运行前通常会使用外部快速充电。“与燃油车相比,电车提速快,成本低,使用感觉好。建议可以增加更多的公共充电桩,价格更便宜。"倪先生说。
除农村充电困难外,电动汽车的“里程焦虑”在不同使用场景的用户中也很常见。“电动汽车高速服务区充电困难”已成为许多长途旅行电动汽车用户的心脏病。一位从广东深圳开车到湖南老家的电动车用户告诉记者,8个多小时的路程花了16个小时。其中,在湖南省鄱阳市服务区充电需要5个多小时,仅排队就需要4个小时。
“难找”已成为高速出行高峰的常态。在记者走访的多个服务区,充电站普遍存在车多车少的现象。此外,许多电动汽车一次充满电需要半个多小时,这使得车主的排队时间更长,并引发各种矛盾。例如,急于补充能源的纯电动汽车用户将与混合动力汽车用户竞争优先充电。
事实上,随着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近年来国内充电设施发展迅速。据中国充电联盟统计,2018年国内公共充电桩数量仅为30万台。截至2023年5月,中国充电联盟成员单位已报告公共充电桩208.4万台,其中直流充电桩87.7万台,交流充电桩120.7万台。月均新增公共充电桩约5.5万台,从2022年6月到2023年5月。
然而,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数量已达到1310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数量已达到1045万辆。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的充电桩不仅不能完全满足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而且充电桩分布不平衡,充电价格高,导致电动汽车使用方便,充电困难,使“里程焦虑”困扰着许多电动汽车用户。
充电行业的机遇和困难并存
在“里程焦虑”的背景下,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根据长城证券研究报告,我国公共充电桩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车辆桩比为2.51∶1.公共汽车桩比为7.29∶1.我国公共充电桩需求缺口尚未满足,行业前景广阔。
然而,作为一项“资产重、回报慢”的业务,参与者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利用率两极分化的混乱:一些地区在高峰时段排队充电,而另一些地区充电桩很拥挤,有些甚至成为“僵尸桩”。
截至2023年5月,中国充电联盟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充电运营企业运营的前五大充电桩数量分别为:特呼(运营41.0万台)、星星充电(运营38.7万台)、云快充(运营32.6万台)、国家电网(运营19.6万台)、小橘充电(运营11.1万台)。
特别电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许多地区迫切需要充电基础设施的总体规划和相关产业政策支持。由于缺乏相关规划和预测,行业存在充电桩投资建设不准确、布局不合理、投资建设后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投资回报率低等问题。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区电动汽车充电难的问题更为突出。“离家越近,充电越难”已经成为很多车主的共识。对于这一现象,特别电话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站相对分散,单站规模相对较小,导致整个后期运行维护成本较高。此外,农村电动汽车所有权较低,整个新能源充电市场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企业投资高,回报小,难以形成大规模经营,投资回报率相对较差。
此外,电力资源相对稀缺,分布不均匀也增加了电力安装的难度,这在农村地区更为突出。农村电力接入有限。首先,为了确保居民用电和农业用电,电网电力容量规划不会特别大,充电基础设施一般功率大,对电力容量的需求较高。
星充电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居民家庭充电比城市更方便,居民在特殊场景下使用公共充电桩,导致农村充电设施时空布局错位,通常会有大量空闲时间,但在节假日不能满足充电需求。同时,农村充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也面临着农村电网薄弱、影响电能质量、增加电气安全风险、降低电网投资效率等问题。
旧社区充电桩的安装也是一块“难以咀嚼的骨头”。据星级充电相关负责人介绍,停车位紧张、电力扩张是其主要困难。旧社区充电桩的安装也存在运营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投资回收困难等问题,需要结合人口生活和车辆集中区域进行合理布局。
加强建设和运营
充电基础设施显然是电动汽车普及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为加快弥补这一不足,近期政策端暖风频吹。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建设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到2030年,基本建设覆盖面广、规模适中、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有效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效满足人们的旅游充电需求。
在企业方面,龙头公司也在不断创新和探索行业发展方向。特别呼吁提出“充电网”的概念,认为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发展需要充电网的支持。原因是大型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无序充电和高峰充电使电网难以承受。只有建立全国充电生态网络,才能满足大型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
“如何理解充电网?充电桩是将电源充电到汽车中。充电网可以将电动汽车的充电视为可调负荷。当每个人都用电时,我会少用或不用电。当每个人都不用电时,我会再次使用它。同时,该系统可以访问光伏和储能。总的来说,充电网将根据用户的需要有效地平衡和管理汽车上的剩余电量和电网的剩余电量。”特别呼叫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电话负责人建议,政府应尽快建立充电网的顶层设计规划和准入门槛,并在新技术的起点进行前瞻性投资。例如,新进入者需要具备准确选址网站的能力,特别是在早期阶段有大量的投资和建设经验和数据积累、熟悉和精通电网,并能够灵活地进行负载控制和电网互动。
鉴于社区电力负荷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无序充电需求、缺乏公共充电桩维护管理、突出的安全风险等实际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需要实施充电网“统一管理”运行模式,加强“运营商管理安全”理念,加强对专业充电运营企业的监督,巩固充电安全的主要责任,实现安全车辆、安全充电。
星级充电推出了DPA双层功率池技术,使公共充电能够继续高效运行,改善用户体验,降低商家投资风险,减少电网资源的占用。同时,星级充电通过“智能充电设备硬件+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云平台运行”的云管端高度协同运行模式,为不同客户提供各种服务和高效的整体解决方案。
星级充电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解决老社区和农村充电设施安装困难,政府需要领导联合企业、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可由国有企业提供土地资源,运营商从市场布局提供专业的一站式充电服务解决方案,充分发挥运营优势,通过社会化管理措施(桩计划),共同促进交通电气化。
罗兰贝格的全球合作伙伴石帅告诉记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的重要困难之一是充电桩的利用率,这影响了许多充电桩的利润。然而,随着未来电动汽车所有权的不断增加,随着政策和企业的努力,充电设施的利润水平预计将大大提高。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