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 李晓 汤立斌
GDP提升10万亿,总计学生就业1442数万人,铁路里程超出1万多公里……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成绩表日前公布,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的成色十足。京津冀协同发展9年以来,地区产业升级趋势明显,第三产业和新兴经济加快建设,创新驱动力持续增强,联动发展战略格局日渐清楚。
智能化北京首都城市圈加快构建
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迈上新台阶。北京市统计局近日公布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京津冀国民生产总值总计10万亿,在其中,北京市、河北省国民生产总值超越4万亿数量级,均是4.2万亿;天津市国民生产总值为1.6万亿。
此外,智能化北京首都城市圈实际效果渐露。依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信息,2022年上半年度,北京首都城市圈完成生产总值1.86万亿,占京津冀的四成,通勤圈、作用圈、产业圈国民生产总值占北京首都城市圈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是9.9%、37.6%和52.5%。
依据北京“十四五”总体规划,北京首都城市圈包含通勤圈、作用圈和产业圈三个圈内。“通勤圈”戒指京交界处地域;“作用圈”主要是指北京市与深圳和河北雄安新区;“产业圈”是京津冀的节点城市。
北京发改委负责人穆鹏于今年北京两会上表示,智能化北京首都都市圈建设的重中之重,就是把“通勤圈”运营好。在今年的,将加快基本建设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园区。
第三产业和新兴经济加快建设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发展稳步推进,产业升级趋势明显。2022年京津冀地区三次产业组成为4.8:29.6:65.6,第三产业比重最大。在其中,北京市三产占有率维持在八成之上,天津市占比超六成,河北省提高速度快。
北大北京首都发展趋势研究院副院长冯长春市剖析,京津冀地区三地底下,北京市资产外流明显,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中起到带动作用。服务业变成京津冀区域跨省份项目投资重点区域。
京津冀的新兴经济也迅速发展。北京市统计局资料显示,北京市数字经济增加值2022年为17330.2亿人民币,占GDP的比例超四成;天津市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的比重为14.2%,较2014年提升1.9%;河北省高新科技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值的比重为20.6%,比2013年提升8.8%。
交通一体化主骨架产生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主骨架加快构建。北京市统计局负责人介绍,京津冀地区中心城市1h交通圈、邻近城市间1.5钟头交通圈基本形成。截止到2022年末,京津冀区域营运性铁路和快速公路总里程都超过1万多公里,较2014年末各自提高38.3%和32.6%。
雄安新区规划对外开放技术骨干公路网还在持续完善。京津雄中心城市已经实现三十分钟顺通,京雄城际铁路进行全线通车,河北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专线基本建设加速推进,“四纵两横”铁路互联网正在逐渐成型。
“下一步,我们将要抓住重点、补齐短板、强弱项,依照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相关计划和计划方案,促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向纵深扩展。”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局副局长赵同安表明。
除此之外,京津冀医疗、金融等公共服务质量已经稳步增长。现阶段,京津冀地区异地医保已经实现“同城化”,新项目申请办理完成“无差别受理、同规范申请办理”,多家北京名校的校区根据跨地域协作在津冀等地区成功峻工。
学生就业是国民经济的“气象图”,也更能体现区域协同发展效果。北京市、天津和河北城镇新增就业九年总计1442数万人。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正逐步变小,2022年京津冀地区农村百姓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增长速度分别是8.2%、7.3%和8.6%,均快过城乡居民。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