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子烟》国标和电子烟管理办法实施后,电子烟得到规范发展。然而近年来,依然有商家非法制售假冒伪劣电子烟,以“水果味” “海外代购”为噱头欺骗消费者。本文盘点假冒伪劣电子烟对消费者健康安全、社会秩序及国家财政的“七宗罪”。
一、烟油乱添加,严重危害健康
假冒伪劣电子烟通常不顾国标要求乱添加违禁成分,普遍存在丁二酮超标和铅汞等重金属超标问题,带来爆米花肺、细胞DNA损伤等健康威胁。
二、使用劣质电池,易引发爆炸
国标产品上市前需经过监管部门技术审评,确保质量合规。而假冒伪劣电子烟未经质检,使用劣质锂电池,存在电池爆炸等隐患,威胁使用者安全。
三、售后没保障,维权成本高
正规品牌设有成熟售后服务体系。而假冒伪劣电子烟一般通过非法渠道售卖,使用时如遇到质量问题或引发身体疾病,难以追溯责任或维权,造成消费者健康与财产双重损失。
四、诱导未成年人使用,影响大脑发育
假冒伪劣电子烟通过“水果味” “甜味”等噱头吸引未成年人使用,但尼古丁有成瘾性,对青少年大脑发育有严重不良影响,易导致注意力障碍和学习能力下降。
五、构成涉毒风险,加剧社会犯罪
部分假冒伪劣电子烟甚至非法添加了合成大麻素或依托咪酯,成为“上头电子烟”。“上头电子烟”是毒不是烟,非法吸食就是吸毒,非法贩卖就是贩毒,均构成违法犯罪行为。
六、扰乱市场秩序,劣币驱逐良币
正规品牌在研发、创新方面重金投入,确保产品品质。而不法商家以低价、劣质的产品牟取暴利,挤压合法商家生存空间,严重破坏市场公平性。
七、导致税收流失,损害国家利益
国家已将电子烟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而不法商家通过地下渠道制造、销售假冒伪劣电子烟时,常使用隐匿收入等手段逃避税收监管,破坏国家税收秩序和财政收入稳定。
未经数字化报网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特别提醒:如内容、图片、视频出现侵权问题,请发送邮箱:tousu_ts@sina.com。
风险提示:数字化报网呈现的所有信息仅作为学习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一切投资操作信息不能作为投资依据。本网站所报道的文章资料、图片、数据等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使用,相关侵权责任由信息来源第三方承担。
Copyright © 2013-2023 数字化报(数字化报商业报告)
数字化报并非新闻媒体,不提供新闻信息服务,提供商业信息服务
浙ICP备2023000407号数字化报网(杭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浙公网安备 33012702000464号